“新年前最终一场直播开播了,我们有‘好货’快拿来!”1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岳阳县筻口镇游港村村部,看见赶来卖菜的农户一拨接一拨,腊肉、腊鱼、萝卜条、梅干菜等年货一再“秒空”。
“彭娭毑,今日打扮得真年青!”“奶奶卖什么好吃的?想要!”新老粉丝争相谈论,直播间观看人数跃至2000人。
“这是彭娭毑新鲜采摘的山胡椒,色彩青嫩,香气扑鼻,能够泡水或入菜,20元一斤,数量不多……”作为主播,游港村党总支副书记易元军、村妇联主席游春玲瞅准机遇,敏捷“带货”。村委委员代光桃合作切换近景镜头,让观众看清货品细节,按需选购。
卖完货,彭贵湘称心如意。她和记者说,本年光是直播卖山胡椒就赚了2000多元,能够给孙子多包点压岁钱!
直播间里,游港村8位村干部各司其职,从查验货品、直播解说、称重上架,到开单结账、收货分装,有条有理。镜头背面,筻口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胡桂林仔细仔细检查,做好复盘总结。
2022年头,刚满30岁的胡桂林被遴派进村,他满怀志向“想干事”,由村党总支牵头建立合作社栽培小米椒,引回老乡兴办柴火腊肉加工厂,村集体经济收入打破20万元。次年销路受阻,他重拾电商运营技术,带领村干部去湖北洪湖学习助农直播,购买二手直播设备,“精装”一间村部搁置办公室,勇闯电商直播。
起先,直播间的观众只要“自己人”。乡民不相信对着手机就能卖货,游港村村委拿出1万元承当快递费,卖货收入得到保证。胡桂林和村干部走进乡民家中,坚持拍照短视频,展示制造技艺和进程。总算,“柳嗲萝卜条”因共同风味和朴素形象成功出圈,“筻口游港村”直播间有了活力。
“买家反映,彭庆兰的芝麻有沙子,请售后处理。”直播现场,村干部李六检当即敦促乡民退款整改。本来,游港村每一份寄出的农产品,经过多轮查验,都会标示农户名字和称重克数,保证农产品质量。
一年多来,游港村直播间访客数超百万,累计协助2000多家农户出售干菜、腌肉、鲜蔬等8大类上百种农产品,出售额达400余万元。
16时30分,直播完毕,村干部忙着打包,赶在新年快递停运前发走。乡民自发打扫卫生,归置桌椅板凳。胡桂林对记者说,自展开底层减负以来,村干部既能高效处理村级业务,还把直播办得风生水起,乡民们看在眼里,夏天煮凉茶,冬日送热水,一同拓销路。
游港村的直播间火了,前来“取经”的人川流不息。他们常问:“游港村的‘流量暗码’究竟是什么?是名副其实的农产品,仍是朴素勤劳的乡民、真挚卖货的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