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leyu体育入口:宁波市交通工程2025年“质量月”活动纪实:以全面质量管理筑基“强国”


来源:leyu体育入口    发布时间:2025-11-01 16:34:59

leyu体育:

  2025年9月,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技术培养和训练、技能竞赛、现场观摩等多元形式的“质量月”活动,推动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全方面提升,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注入新动能。“质量月”系列活动不仅是质量意识的集中宣贯,更是宁波市以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和制度创新为抓手,践行“质量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2025年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现场(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在百年平安工程建设征程中,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是强大的驱动力。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在宁波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不断涌现,成就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硬核工程。

  大榭码头二期应用海港建设公司数字化管理平台、“安知鹊”安全管理平台和BIM设计交付平台精准定位监管,强化人员管控。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码头和海堤的防护标准化建设,优化空间,实现防护无死角;甬江特大桥主墩施工实现钢筋部品化施工,极大的提升了效率;甬台温南段改扩建工程成功研发智慧超宽隧道信息平台,实现监测检验测试的数据实时同步上传,同时通过优化隧道施工工法,实现公路山岭长隧道成套机械化施工应用率达100%,明显提升隧道施工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甬台温北段在高耸设施安全作业研发申请了3个专利……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和施工效率,为交通基础设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进入了施工现场,像甬台温北段工程通过优化隧道施工工法,实现公路山岭长隧道成套机械化施工应用率达100%;杭甬三期工程引入自动化机器人进行钢拱架加工,实现切割、焊接、搬运等工序的流水线作业,明显提升构件生产效率和精度。

  宁波市交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数字化不仅是工具,更是质量管理思维的变革。未来,宁波将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深层次地融合,实现全市交通工程质量数据互联互通。”

  宁波的杭甬三期、甬台温改扩建南段MS基地(水工标)等3个项目列入浙江省工程管理中心发布的较好项目行列,在全省17个较好项目中,宁波入选项目数量走在前列。在浙江省交通建设项目综合赋分排名中,高速公路项目宁波包揽前两名,普通国省道项目拿下第一,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也取得了第二的佳绩。不仅如此,在浙江省11个较好施工标段中宁波占据6个,5个较好监理标段、5个较好检测标段中宁波各占2个,无一个项目和标段列入较差名单。

  “质量之争,本质是人才之争。”宁波市通过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夯实质量根基。

  在今年9月举行的宁波市第六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验测试技能群英赛中,来自省内外共28个参赛小组84名选手同台竞技。

  宁波市第六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验测试技能群英赛(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获得第一名的是来自宁波正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宋浩然,他在赛后表示,“0.1毫米的误差,可能意味着百年工程的安全风险隐患。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笨功夫’。”

  近年来,宁波市交通质监行业紧紧围绕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总目标,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持续强化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各类技能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真刀真枪”的比拼,持续锻造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不仅如此,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充分发动“啄木鸟”服务小分队,聚焦工程建设项目、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订单式、精准式、巡回式、驻点式服务,全面强化“查找身边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深入推动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筑牢基石。

  近年来,为了持续提升品质工程建设水平,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积极出台各项举措,重点推进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召开全市公路水运工程“首席质量官”座谈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活动,提升有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中心深入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情况综合评估,比差距,补短板,促交流,提质量。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4个项目在建公路水运工程的质量评估,其中6个项目达到90分以上,总体平均分高达87.06分,位居浙江省前列。

  列为浙江省较好项目的杭甬三期项目从源头把好质量关。该建设团队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原材料准入制度,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水泥等原材料都要经过层层检测,只有各项指标都达标后才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在桥梁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该团队对每一个桥墩的浇筑都实行全程监控,从混凝土的配比到浇筑的速度,再到后期的养护,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流程。为了确认和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实施工程人员还在混凝土中添加了特殊的添加剂,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目前,宁波承担的省级层面8项“揭榜挂帅”任务正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工业化生产预制混凝土结构物件质量管理和商品化流通的通知》,完成《工业化梁场示范图册》《预制梁场钢筋胎架和模板标准化图集》初稿编制及内部评审,交通建设工程的品质化管理正在迈向新的高度。

  2025年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现场(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从工匠比武到机器人运用,从制度革新到文化浸润,宁波市“质量月”活动诠释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刻内涵。正如参与工程建设的一名建设者所言:“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每一名建设者用责任和智慧浇筑出来的。”在“质量强国”的征程上,宁波正以科技之智、人才之本、制度之力,书写交通工程高水平发展的时代答卷。(来源: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

宁波市交通工程2025年“质量月”活动纪实:以全面质量管理筑基“强国”

  2025年9月,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检查、技术培养和训练、技能竞赛、现场观摩等多元形式的“质量月”活动,推动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全方面提升,为“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注入新动能。“质量月”系列活动不仅是质量意识的集中宣贯,更是宁波市以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和制度创新为抓手,践行“质量强国”战略的生动实践。

  2025年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现场(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在百年平安工程建设征程中,科学技术创新始终是强大的驱动力。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在宁波交通建设项目中的不断涌现,成就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硬核工程。

  大榭码头二期应用海港建设公司数字化管理平台、“安知鹊”安全管理平台和BIM设计交付平台精准定位监管,强化人员管控。梅山港口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开展码头和海堤的防护标准化建设,优化空间,实现防护无死角;甬江特大桥主墩施工实现钢筋部品化施工,极大的提升了效率;甬台温南段改扩建工程成功研发智慧超宽隧道信息平台,实现监测检验测试的数据实时同步上传,同时通过优化隧道施工工法,实现公路山岭长隧道成套机械化施工应用率达100%,明显提升隧道施工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甬台温北段在高耸设施安全作业研发申请了3个专利……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智能化水平和施工效率,为交通基础设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进入了施工现场,像甬台温北段工程通过优化隧道施工工法,实现公路山岭长隧道成套机械化施工应用率达100%;杭甬三期工程引入自动化机器人进行钢拱架加工,实现切割、焊接、搬运等工序的流水线作业,明显提升构件生产效率和精度。

  宁波市交通管理中心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数字化不仅是工具,更是质量管理思维的变革。未来,宁波将强化物联网、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深层次地融合,实现全市交通工程质量数据互联互通。”

  宁波的杭甬三期、甬台温改扩建南段MS基地(水工标)等3个项目列入浙江省工程管理中心发布的较好项目行列,在全省17个较好项目中,宁波入选项目数量走在前列。在浙江省交通建设项目综合赋分排名中,高速公路项目宁波包揽前两名,普通国省道项目拿下第一,水运工程建设项目也取得了第二的佳绩。不仅如此,在浙江省11个较好施工标段中宁波占据6个,5个较好监理标段、5个较好检测标段中宁波各占2个,无一个项目和标段列入较差名单。

  “质量之争,本质是人才之争。”宁波市通过多层次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夯实质量根基。

  在今年9月举行的宁波市第六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验测试技能群英赛中,来自省内外共28个参赛小组84名选手同台竞技。

  宁波市第六届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验测试技能群英赛(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获得第一名的是来自宁波正信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的宋浩然,他在赛后表示,“0.1毫米的误差,可能意味着百年工程的安全风险隐患。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笨功夫’。”

  近年来,宁波市交通质监行业紧紧围绕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总目标,以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持续强化行业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组织各类技能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真刀真枪”的比拼,持续锻造管理、技术、技能“三支队伍”,为全市交通运输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不仅如此,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充分发动“啄木鸟”服务小分队,聚焦工程建设项目、企业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订单式、精准式、巡回式、驻点式服务,全面强化“查找身边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深入推动安全生产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为打造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平安百年品质工程”筑牢基石。

  近年来,为了持续提升品质工程建设水平,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积极出台各项举措,重点推进总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召开全市公路水运工程“首席质量官”座谈交流会,分享成功经验,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活动,提升有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与此同时,中心深入开展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情况综合评估,比差距,补短板,促交流,提质量。截至目前,累计完成44个项目在建公路水运工程的质量评估,其中6个项目达到90分以上,总体平均分高达87.06分,位居浙江省前列。

  列为浙江省较好项目的杭甬三期项目从源头把好质量关。该建设团队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原材料准入制度,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水泥等原材料都要经过层层检测,只有各项指标都达标后才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在桥梁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该团队对每一个桥墩的浇筑都实行全程监控,从混凝土的配比到浇筑的速度,再到后期的养护,都制定了详细的标准和流程。为了确认和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实施工程人员还在混凝土中添加了特殊的添加剂,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裂性。

  目前,宁波承担的省级层面8项“揭榜挂帅”任务正按既定计划有序推进,发布实施《关于加强工业化生产预制混凝土结构物件质量管理和商品化流通的通知》,完成《工业化梁场示范图册》《预制梁场钢筋胎架和模板标准化图集》初稿编制及内部评审,交通建设工程的品质化管理正在迈向新的高度。

  2025年宁波市交通建设工程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现场(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供图)

  从工匠比武到机器人运用,从制度革新到文化浸润,宁波市“质量月”活动诠释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刻内涵。正如参与工程建设的一名建设者所言:“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每一名建设者用责任和智慧浇筑出来的。”在“质量强国”的征程上,宁波正以科技之智、人才之本、制度之力,书写交通工程高水平发展的时代答卷。(来源:宁波市交通工程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