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028-86137345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2025年中国办公文具收入结构、市场规模及业务营收

时间: 2025-03-05 08:02:51 |   作者: 产品展示

产品详情

  近年来中国文具及办公用品行业稳健成长,行业销售额及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文具及办公用品行业销售额达到250.15亿美元,2010年-2021年CAGR达到9.6%。市场规模方面,2021年中国文具及办公用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2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49%。从产品营销售卖收入机构来看,文具和书写工具为主要产品,占比行业出售的收益比例合计为为76.3%。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在教育、健身方面投资的扩大,居民现代、化办公用具的需求量亦持续不断的增加。据统计,2021年中国办公文具市场规模达611.0亿元,较2020年增加了31.40亿元,同比增长5.4%,预计2022年中国办公文具市场规模将达到644.1亿元。

  市场规模地区分布方面,消费仍较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据中国制笔协会报告《中国文具行业竞争态势分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办公文具产品消费市场70%左右集中于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及北京5个经济发达地区。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办公用品及办公文具行业现状分析,政府加快数字化采购办公用品「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从行业竞争格局情况去看,市场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晨光市占率持续提升。据IBISWorld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文具及办公用品行业CR5为31.2%,其中,得力集团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9.7%,同比提升0.1pct;晨光股份排名第二,市占率为8.4%,同比提升0.3pct;齐心文具排名第三,市占率为7.2%,同比提升1.6pct;华贸集团及乐美文具分列第四、五名,市占率分别为5.1%、0.8%。

  龙头企业方面,2013年以来,晨光股份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自2013年的3.3%提升至2021年的8.4%,未来仍有望持续提升。

  晨光文具是国内综合文具龙头供应商,创始人于1989年进入文具行业,并于1999年正式建立“晨光”文具品牌。公司传统核心业务为书写工具、学生文具、办公文具等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同时致力于发展办公集采、精品文创等新业务。

  从晨光股份经营情况去看,2022年晨光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0.0亿元,同比增长13.57%,纯利润是12.82亿元,同比下降15.51%。业务方面,2022年晨光股份办公用品直销业务营收109.3亿元,办公文具业务营收32.2亿元,分别占比54.66%、16.12%。

  自2015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集中采购有关政策,积极地推进政府采购电子化进程,强调提高政府采购透明度,建立集中采购机构竞争机制,制定公平的集中采购交易机制,倡导政府采购的电子化、平台化、透明化。数字化采购运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化手段,通过供应商资源整合、非标物资采购标品化、流程线上化等方法实现降本增效。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数字化采购商品直接价格降低5%~15%,采购时间效率提升30%以上,采购管理成本降低30%以上,经营成本降低40%以上。同时,多部门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数字化采购发展,从政府采购延伸至企业采购,呈现出“政府牵头,自上而下”的特点。

  非生产性物资采购以MRO、办公用品为主,数字化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据亿邦智库数据,2020年,非生产性物资采购市场中,MRO采购市场规模为2.57万亿元,数字化采购规模超过1000亿元,数字化渗透率低于5%;办公物资采购市场规模为2.26万亿元,数字化采购规模约500亿元,数字化渗透率不足3%,预计未来将在政企加速推进数字化采购趋势下快速成长,并于2025年接近3800亿元,渗透率升至13%。

  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团队使用桌面研究与定量调查、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的剖析办公文具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产业链、经营特性、盈利能力和商业模式等。科学使用SCP模型、SWOT、PEST、回归分析、SPACE矩阵等研究模型与方法综合分析办公文具行业市场环境、产业政策、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相关因素。根据办公文具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精心研究编制《2025-2031年中国办公文具行业发展前途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投资决策、战略规划、产业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