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基燕:我校创建于1983年,现有文津、银湖、白马、南陵等校区,占地2400余亩,学校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施总值超3亿元,设有23个教学单位及安徽省芜湖仪器仪表研究所。现有招生专业70余个,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学校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超过30%,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2.94%。学校现有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49个,其中国家级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 1 个、省级 3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省级名师工作室5个。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团队、名师(大师)工作室、示范基层教研室53个;省级以上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学科(专业)拔尖人才等高层次人才340人;各级各类科技平台53个。2023年,学校入选“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
周基燕:我校普通专科招生计划7400人,计划主要投放于省内。其中分类考试招生计划3911人已完成,普通高考招生3424人。我校招生专业70余个,能够完全满足广大考生成长成才的个性化需求。
记者:今年是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实行后的首届高考,贵校去年录取分数线如何参考?
周基燕:今年是新高考综合改革后首届招生,建议我们大家参考我校近5年的省内录取情况,并结合自己真实的情况填报我校志愿。具体的录取分数线信息可以浏览我校招生信息网上公布的近5年录取分数线。
周基燕:欢迎考生报考我校,最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报考我校时建议我们大家填报服从志愿,我校今年录取时遵循“分数优先”原则,即根据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并依照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顺序安排录取专业。当考生所填报的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足以满足时,若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则由学校调剂到有空余计划的专业,若未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则不予录取。
周基燕:我校历来将毕业生就业(升学)工作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仅以2023届毕业生为例,本届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包括就业/创业/升学/应征入伍)为98.08%。
毕业生在安徽省就业占比75%~80%,其中在芜湖市就业占比50%~60%。在芜湖市就业的去海螺、奇瑞、隆基股份、比亚迪、格力、三花等企业。合肥市就业的有京东方、维信诺、佳通轮胎、海尔等企业。省外就业主要去长三角、珠三角工作,主要以长三角为主。另外我校毕业生也有相当比例选择自主创业,每年毕业生创业占比在5%左右。
近年升学情况:2021年考取专升本2947人;2022年考取专升本2748人;2023年考取专升本2750人,毕业生升学率30.93%。
周基燕:我校主动服务新业态,对接新职业,持续优化专业群布局,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的专业集群,服务安徽新兴起的产业和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技术两个国家级“双高”专业群引领学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新商科、现代农业等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周基燕:我校始终践行“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为师生提供更舒适的教学、学习及生活环境。校园食堂全新升级改造;新建智慧教室提供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先进的视频资源平台;学校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项目丰富;宿舍空调、校园无线网全覆盖,为学生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
在2024年长三角“U16”城市跆拳道俱乐部联赛中,合肥市伦先小学跆拳道校队的小将们竞技项目斩获8枚金牌、9枚银牌、2枚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