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028-86137345
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功案例

2025年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十大趋势:抓住未来的机遇

时间: 2025-02-28 18:17:34 作者:成功案例

  北京,2025年2月27日——2024年对于中国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市场而言,显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转折点。根据IDC的最新研究,预计到2025年,受软硬件技术革新、AI大模型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和交互技术融合的影响,智能眼镜市场将获得显著增长。以下是IDC总结的十大市场洞察,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变革与趋势。

  洞察一:随着音频拍摄眼镜的崛起,AI大模型在头戴设备的应用前景愈发明朗。2024年,Ray-Ban Meta等音频拍摄眼镜成功打开市场信心,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的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台。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则达到275万台,同比增长107%。

  洞察二:端云协同将成为智能眼镜发展的新动力。通过在设备端进行基本交互,在云端执行更复杂的任务,这种分工模式将解决算力与能耗之间的矛盾,为智能眼镜的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洞察三:人机交互领域的新输入方式将推动设备形态的多元化。2024年,Apple Vision Pro的眼动追踪技术和Ray-Ban Meta的图像识别让我们正真看到了输入方式的潜力,智能眼镜将深度探索更多创新方式,连接其他可穿戴设备。

  洞察四:隐私安全晰面临挑战。智能眼镜的普及必然带来用户隐私风险,因此构建一个技术防护、硬件加密和行业规范的综合治理体系显得很重要。

  洞察五:轻量级和专业级智能眼镜将并行发展,前者有潜力成为用户的全天候智能伴侣。轻量化设计将使得智能眼镜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

  洞察六:国内智能眼镜市场需要适应近视群体的需求。随着用户层的扩展,智能眼镜将从单一的“音频拍摄工具”转型为“个人生活助理”。

  洞察七:软硬件一体化能力是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关键,硬件理解与设计、AI技术和内容生态形成了厂商竞争的三重门槛。

  洞察八:购买模式将转向线验。由于需要验光和佩戴体验,花了钱的人线验的需求上升,厂商打通线下渠道成为市场拓展的关键。

  洞察九:供应链成本将降低,智能眼镜将以更亲民的价格迅速进入消费者市场,推动更多用户接受这一新兴技术。

  洞察十:未来中国厂商将与国际生态并存竞争,市场之间的竞争格局将变得更复杂。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外厂商的竞争与合作将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

  智能眼镜(Smart Eyewear)被定义为包括独立数据处理芯片但不具备显示功能的设备,如音频眼镜和搭载摄像头的智能产品,AR/VR等技术的发展也同样为该市场注入活力。欲进一步探索该研究的更多内容,欢迎联系IDC中国分析师叶青清,邮箱:。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